我盯着手机相册陈家华那张放大的脸,想起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话:如果一个人向你走来,他不单单是一个人向你走来,而是带着他盛大的过去,一起向你走来。你究竟是谁?又有怎样的过去?是什么让你变成现在的样子?还是说根本就是换了一个人?我思来想去,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,整理思绪:陈家华1995年夏天到香港,一直到1996年2月都是阿四老照片上的男子;阿四最后一次见陈家华是在1999年陈老伯的寿宴上,看他样子对陈家华羊样貌没有过度关注,说明1999年还是张弛的样子。
“你别惊讶,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飞速发展,缺少劳动力,能过来的基本上都能落户,港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现在香港前100的富豪,有40多个都是逃港者。李嘉诚都是逃过来的,当然我也是,只是没李嘉诚混的好。”
阿四哈哈自嘲了几声,继续道,“只不过,由于过来的人太多,90年年代‘抵垒政策
抵垒政策(Touch Base Policy)是1974年11月至1980年10月,港英政府针对中国内地非法入境者实施的难民政策。内地非法入境者若偷渡进香港后,成功抵达市区,便可成为香港合法居民居留香港;若非法入境者在边境禁区被执法人员截获,则会被遣返内地。抵垒是棒球用语,意指球员只要能及时碰及垒,即不会出局。
’已经取消了,取而代之的是‘即捕即解政策
1970年代至80年代,中国内地偷渡来港的非法入境者不断增加。1980年10月24日,香港政府宣布撤销由1974年开始实施的抵垒政策,在当日以前已来港的内地非法入境者,可在3日宽限期内,登记领取香港身份证;当日后抵港的偷渡者,则会被立刻遣返中国大陆。
’,非法入境者一经发现,即被遣返内地。”
“那陈家华怎么办?他有被发现吗?”我问。
“那小子运气好。长得好,人又聪明。陈老伯没有儿子,一点家业不想拱手让人。陈家华在港无亲无故,又身无分文,可以说是白纸一张。陈老伯救他的时候,估计就想着要收他为义子,只是没想到阿君后来爱上了他。那就正好呗,义子也不必收,直接当了女婿。”阿四干笑了两声,“这样,通过结婚,陈家有了男丁,陈家华有了香港身份。”
“后来呢?”我追问。肥佬阿伯托着下巴,眯眯眼笑着,听老友讲过去的故事。
“后来他就跟我们一起干活呗,笨手笨脚一天也做不了几支花。但脑子挺灵,改进塑胶花的工艺,帮陈老伯赚了一大笔钱。呐,你看,这支花在日光下亮闪闪,就是他提议加上云母粉制成。因为这件事,阿君的爸爸对他赞赏有加。”阿四指着花瓣,音调忽然变尖,“我记得很清楚,那天早上,那小子拿着一支实验成功的样花送给阿君,阿君开心的不得了。”
原来这是陈家华做的,怪不得放在他的书桌上,说不定还是俩人的定情信物呢!只是,这么重要的东西,陈君如为什么要送给我?
“我那时跟阿君关系不错,看着她从一个假小子长成大姑娘。陈家就她一个独女,我时常帮些忙,阿君妈妈对我也挺满意的。要不是这小子凭空出现……”阿四叹了一口气,“后来厂子效益不好,他俩就去深城了。一晃20多年过去,好些事情仿佛还在昨天。”
“……阿君她现在……好不好?”阿四停顿良久,咽了一口口水,艰难地开口问道。
“挺好的,身体健康,养尊处优的。对了,她和陈家华创立的公司就要上市了。”我本来还想说她脾气挺大的,给忍住了。在老舔狗面前说前女神坏话,总归不太好。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阿四舔舔发干的嘴唇,“人老了,总爱回忆以前的事情。我现在孤家寡人,也没啥本事,守着这一爿小店,只剩下这些回忆了。”阿四揉揉眼睛说,“后生仔,谢谢你,没想到还能再跟人说起这些。”
“不不,是我谢谢您,阿伯。您继续说,我就是想听这些,我要把陈家华的故事都写出来。”我连忙说。
“我这还有一些老物件,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。”阿四说着干掉杯中酒,走到后屋。
过一会儿,他拿着一张照片过来,递给我说,“这就是我们那时候的合影嘎。”
“陈家华在里面吗?”我在照片上迅速扫描,照片右下角带着落款:1996年2月,没有找到陈家华。
“喏,阿君旁边这个就是啦~”阿四指着一个浓眉大眼的帅哥说。
我更加疑惑。这个男子躲在陈君如身后,右手扶额,有点抗拒的样子。虽然遮住半边眉眼,但还是能看清五官。
他跟陈家华分明是两个人啊。除去年龄的差异,照片上的男子是薄嘴唇、双眼皮、大鼻头,鼻尖上还有一颗痣;而陈家华是一张四方阔口、单眼皮、小鼻头,连脸型都是一个方脸,一个长脸,唯一的相似就是忧郁的眼神了。陈君如旁边的男子,与其说是陈家华,倒不如说有三分像陈诚。
陈君如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。她短发被风轻轻吹起,白衬衫扎进裤腰,笑得很阳光。她一手搭在旁边男子的肩膀上,假小子似的。我不禁想起她那冰冷的脸,难以想象竟能笑得如此灿烂。
“阿君左边的就是我喽~”阿四指着陈君如搭手的那个tຊ男子。他那个时候头发还很茂密,眼睛被太阳刺成一条缝,满脸写着开心雀跃。
“不过那小子挺有本事,长得又好看,阿君看上他也是情有可原。”阿四笑着说,“之前我经常陪阿君去海边;他来了之后,他就陪她打篮球了。”
我撇了撇嘴,还一起打球呢,真看不出来。阿四要是知道当初的情侣成了冤家对头,陈家华死了陈君如也不管,还有可能是被陈君如杀的,不知道还会不会羡慕人家呢。人哪,都是得不到的最美好,到手的就变成了蚊子血。
我再次跟阿四确认陈家华,他斩钉截铁地说,他还没老眼昏花,分得清谁是谁。还找肥佬确认,肥佬点点头说没什么质疑的,那是陈家华没错。他俩看我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神经病,以为我是什么冒牌人士,根本没见过陈家华。
我如身中晴天霹雳,全身僵硬。如果这位是陈家华,那死掉的那位是谁?如果现在这位是陈家华,那之前的他去哪里了?那么大一个人,难道凭空消失了不成?
我想找陈家华的照片给阿四看,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。早知道拍一张他书桌上的遗照了。我长了个记性,用手机翻拍了阿四的这张合照,谢过两位老伯后就回了酒店。
香港的酒店实在太贵,不愧是寸土寸金。我挑了好久才找到一个便宜的,恰恰放下一张窄窄的单人床;窗户很小,窗户外面是更多的窗户。我感觉自己躺在一个棺材里。
躺在逼仄的床铺上,我用手机放大照片,反复观看。陈君如变化不大,怎么陈家华变化这么大呢?喝了点酒,我头有点蒙,想着想着睡着了。
大概这老旧酒店阴气太重,半夜我做了一个噩梦,梦见陈家华变成照片中的人,一边喝酒一边往嘴里塞感冒药,对着我阴森森地说:“叶记者,我等着你查出真相啊……”
我惊醒,拼命大声呼救但喊不出一句话,身体好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,动弹不得。不知过了多久,我才真正醒来,已是全身冷汗。我拧开水龙头,对着脸冲,又咕咚咕咚灌下大口凉水,才缓将过来。
看表,凌晨4点。
我打开窗户透气,却发现窗户被锁死,只能开一个10厘米宽的小缝隙。窗外看不见天光,只有对面密密麻麻的窗户,全都是黑的,只有一两个亮着昏暗的灯光。
酒店大楼是一个回形塔楼,中间的空地好像一个巨大的深井。我靠近窗边,往下望去,一层层窗户组成一个个“回”字形,层层叠叠落到地面。一瞬间,我目眩神晕,明白酒店为什么把窗户锁死——这种回旋形建筑,有种引导向下的强烈心理暗示,让人莫名有种想要跳下去的欲望。
我身体疲惫,脑子却很清醒,无论如何也睡不着。不知怎地,我点开陈家华的微信头像。他大概不懂怎样设置朋友圈权限,因此可以一直往下拉。大半夜我一条条看人家动态,活像个偷窥狂。
不过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分享,全是公司的新闻,什么新产品、大客户、新市场啊之类的各种链接,要不就是自然风光,但也极少。最近一条原创动态是2015年7月,一条随处可见的小河沟,景色看起来还行,配上文字:好久不见。
我失望地想,这人藏得太深,啥也发现不了。我打开君华集团的招股意向书,又看了一遍陈家华的简历:
1995年至1997年,香港陈氏实业有限公司,工人
1996年至1997年,旺角工人夜校,选修材料科学、日语,翌年肄业
1997年至2010年,君华实业总经理(注:这个时期董事长是陈君如)
2015年至今,君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简历也非常简洁,看不出一丝破绽。
我盯着手机相册陈家华那张放大的脸,想起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话:如果一个人向你走来,他不单单是一个人向你走来,而是带着他盛大的过去,一起向你走来。
你究竟是谁?又有怎样的过去?是什么让你变成现在的样子?还是说根本就是换了一个人?
我思来想去,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,整理思绪:
陈家华1995年夏天到香港,一直到1996年2月都是阿四老照片上的男子;阿四最后一次见陈家华是在1999年陈老伯的寿宴上,看他样子对陈家华羊样貌没有过度关注,说明1999年还是张弛的样子。
张弛最早2002年变成现在的陈家华,证据是陈诚桌上那张香港海洋馆跟父亲的合照,上面1997年出生的陈诚四五岁的样子。不能再往前推导了,因为婴儿时期没有记忆,一两岁的时候父亲突然更换他也发现不了。
那么,1999到2002,这三年时间发生了什么?
楼下传来清洁工扫地的声音,天要亮了。我有一个强烈预感,查清楚这三年陈家华的轨迹,便会揭晓整个谜题。然而,我现在一头雾水,被困在层层回字形迷宫底部,找不到出口。
突然,我的眼睛瞄到了招股书上的一行字,直觉告诉我,答案或许就藏身其中。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.。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19-2025 913c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