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梅梅激动不已。
她下意识的点击转发。
不光是微博,还有朋友圈。
“主.....
小年轻吓了一跳。
电视台是不允许帮淄市宣传的。
“去你妈的台长!去你妈的聂红!
我就算是去淄市的电视台,也不受你们的摆布!”
韩梅梅收起手机,神情已与之前截然不同。
京都,一幢老四合院里。
一个老人戴着老花镜,正在看书。
“老戴,老戴,快看苏晨的文章。”一个老妇人走了过来。
嗯?这小子又写短篇了?”正看书的老人浓眉一挑,有些诧异。
“网上那些小屁孩抨击戏曲,要戏曲滚下舞台。
苏晨就写了一篇文章。”老妇人道。
老人笑呵呵道:“我看看。
他放下书,接过老妇人给的平板电脑。
老妇人早早的就帮着打开了苏晨的微博。
《最后一课》?”
老人有些诧异这个标题。
但因为是苏晨写的,他总是有耐心看下去的。
之前他就看过苏晨的《海燕》、《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》。
还有他微博里写的那些有趣的鸡汤。
炬火和欢迎社会边角料’的时写下的沿途的花开。
苏晨的文字简而有力。
读时有如身边多了一柄刻刀,它刀刀见血,在思想上刻下刻骨铭心的烙印!
“法兰西语?泊林?这和戏曲有什么关系?
“法兰西在几十年前,的确是亡国过啊。
“小子有点意思,是把法兰西语比作了戏曲,也暗指华夏文化啊。”
“嗯?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,只要它好好保住它的语言,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!
老人疼地站了起来。
他婆娑着平板,双目中泪光闪动。
这句话写得好啊。
戏曲这类的传统文化代表了什么?
代表了根基。
一个人是哪里人,取决于他对什么文化有认同感。
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出去了数典忘祖,却有的人出去后,拼命想办法帮助华夏一样。
根基丢了,这个人的心、魂也就都丟了。
“给通知振声,叫他们马上去看苏晨这篇文章,然后都到会议室等我!”老人抬眼望了望天空。
此时天上亮堂堂的,没有半点云朵。
第261章
老人双眼微眯着。
“老头,这篇文章可是近三千字啊,你也狠的下心让孩子去背?”老妇人笑了起来。
老人笑呵呵的道:“课本已经编好了,不好临时加进去,课外读物,不需要背,只是用来考阅读理解而已。’老妇人摇了摇头。
教育研究所。
一群来自各大顶尖学府的教授都接到了电话。
看微博?
他们其中有的看过苏晨的文章,立马回过神来。
没看过的则一头雾水。
众人纷纷打开微博,找到苏晨的新动态。
嘶....写.得也太惊心动魄了!”
“真就是跟擎老说的一样,像一把刀子,在你灵魂上刻字。”
“文字质朴,却直指人心!咱们国家也经历过那样的苦难啊。
多亏了文化凝聚力,那么多个省,那么多的方言。
大家竟是能够聚集在一起赶走那些矬子。
“所以说,擎老的心情我能理解,文化认同感,是根,不容动摇!”
“戏曲滚出舞台?这群孩子真...唉,戏曲再老,再跟不,上时代....
也只是它的表演方式跟不上,它的内核,故事,也还是经典。
不是有很多电影是根据以前的话本、戏曲改编的吗?
说起来,《西游记》这些不也是元杂曲改的。”
这时,门口走进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。
他戴着老花镜,气质温和。
会议室内所有人都唰地站了起来。
他们虽然是各大顶尖学府的教授,但论资排辈,在擎老面前,只能算是老师和学生的差距。擎老是华夏近代以来,硕果仅存的几个文学大师之一。
他为华夏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,桃李满天下。
现在京大校长都是他的学生,教育口的几个核心负责人,也得到过他的提拔。
逢年过节,大老板他们都要去慰问的。
“擎老。”大家都恭敬地打了声招呼。
“呵呵,都坐,都坐,很久没见大家了,想念得紧。”擎老笑道。
“擎老,文章我们都看了。
写得很好,我们认为可以作为学生们的课外读物推荐。”京大的一名教授道。
擎老点点头,道:“今天叫大家来,不光是为了这个议题。
还有另外一个主题。
这是我在路上临时改了主意。
我给韩老师打了电话。
韩老师给我听了一首歌。
哈哈哈,我就想起了上次提到过的那个议题。
什么时候让华夏吹起华夏风。
之前呐,时机不成熟。
现在我认为可以了。
你们先别急着表态,歌也给你们听一听。
擎老掏出一个U盘,递给了旁边的工作人员。
不多时,一道熟悉却明明没听过的曲调自音响里传出。
半分钟后。
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丸.
第262章
黄梅戏还能这么唱???
间奏起,大家深吸了口气,面面相觑。
所有人的眼中都满是惊骇。
这歌的质量不算顶尖。
甚至编曲都只是老黄梅戏的变奏,有取巧的嫌疑。
但却足够大胆,够惊世骇俗!
足够惊艳!
流行音乐+戏曲,竟是可以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。
真是如苏晨《最后一课》里要凸显的核心主题。
传承!
于是,取巧也变成了必然。
它要传承,必然要接过老一辈的东西。
这首新歌的编曲,仿若是接过了戏曲的袍子进行裁剪。
料子还是块料子,花纹图案还是那些花纹图案。
只是从袍子,变成了裙子。
可是,这种变化,却让在座的老人们心中无比震撼。
1一2,变成10,对于他们这个能力的人来说,都不算什么大事。
从0一1,才是最值得称道的!
而这首歌,便有0一1的伟大突破!
难怪深居简出很久的擎老会被惊动!
难怪擎老会重提华夏风的事。
他们这群人,不光负责给教材选课文,还兼顾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担。
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。
通常做法就是让一些专家发文章带节奏。
然后搞一些支持古风的政策。
比如鼓励一些影视剧、诗词大赛、华夏风歌曲、汉服秀之类的节目。
当然,他们的专家不是那些个憨批专家,他们这个队伍的专家
都是正常人。
脑子都挺好使的。
一首歌结束。
擎老让工作人员将U盘收了。
他看了大家一眼,道:
“刚才那一首《黄梅戏》,大家觉得如何?”
“好!”大家不约而同的道。
就算不好,大家也会给擎老这个面子。
更何况,那是真的好。
“你们听得出来刚才的歌是谁唱的吗?”擎老笑呵呵的道。
众人下意识的想说当然是韩老师了。
韩淑娟也就在年轻一辈的眼中,是个老家伙,恨不得她不要出现在舞台上。
在戏曲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