灾年逃荒,农家孤女吃鱼又吃肉?全本阅读故事情节丰富,苏黎人物性格饱满,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,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。全文语言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,读来令人热血沸腾,心潮澎湃。
掌柜又打量了她一眼,见她身上穿的是棉布,一身衣物崭新,应该是能买得起的,凑近了轻声道:“粗盐50文,细盐130文!”江黎心都搅在一起了,粗盐涨了15文,细盐涨了40文,这也太黑心了吧!掌柜看她一脸肉痛,站在一边不再说话。不按规定卖,被官府发现是要吃官司的。到时候他还要把多卖的盐弄到别家的户籍上,风险那么大不多赚些谁干啊!江黎在心中快速计算。粗盐的提纯程度很低,杂质含量高,经过处理后,应该能提纯出现代精盐3-4成。
看过店中粮食的成色后,江黎当即拍板,豪气的说道:
“糙米,精米,面粉,小麦,黄豆各来20斗!”
这话一说,老汉惊得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“我滴天,这就是有钱人吗,这得花多少银子啊!”
“诚惠16两2钱50文!”
粮铺掌柜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半天,好一会儿才算出总价。
江黎早就心算过,点了点头取出两锭10两的银子。
面上云淡风轻,现在却是发出土拨鼠尖叫。
她刚到手的银子还没捂热乎啊!
一千多斤粮,老汉就是拉个两趟也拉不完。
江黎直接请掌柜的安排人帮着送货。
粮食在江黎的引路下送到一条偏僻的巷子,在一处普通的小院前停下。
粮铺的人走后,江黎把租板车的5文钱和答应老汉的一斤糙米递给他。
“粮食已经送到,剩下有人会来搬,大伯你可以走了。”
老汉巴不得不帮着搬进去,谢过后乐癫癫的走了。
江黎扫视过四周,确定没人后把粮食全部收进空间。
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几分。
她观察过,这条巷子人少,这家院子也是长久无人居住。
粮食送到这里,等人走后再收进空间,可以有效避免引起别人的怀疑。
但这些粮还不够,能多囤一些是一些,反正空间又没有上限,也不用担心粮食存放不住的问题。
江黎故技重施去了另外几家粮食铺,却不想一家比一家限购得厉害。
最后她又花了15两银子,囤粮近1000斤。
盐是最难搞的,粗盐由原来的25文涨到了35文一斤,精盐由70文涨到了90文一斤。
粗盐每户每月限购5斤,精盐限购2斤。
而且,买盐是需要户籍的。
江黎不想拿出自己的户籍。
江家丢了东西已经报了案,虽然大概率官府不会管,但以防万一江家户籍最好不要在洛川县地界使用。
几番思索下,她又找到了拉板车的老汉,想借用他的户籍买盐。
老汉见她之前买粮买得多,开出的条件超出了江黎的预期,她转身就走。
任凭老汉如何呼喊,就是没回头。
她的钱财有限,可做不得冤大头!
江黎将买盐的事情暂时搁置一边,去菜场买菜。
这个季节最多的就是萝卜,青菜也是有的。
但天热少水,每颗都瘦巴巴的,蔫蔫的,虫眼一大堆。
能在城中卖菜的大概率都有城里户籍,一般农民只卖菜应该舍不得花那一个铜板的进城费。
江黎这般想着,在一个卖萝卜和鸡蛋的老妇面前停下。
老妇人一身补丁,看起来不是很富裕!
“这位小兄弟卖萝卜和鸡蛋吗?萝卜新鲜,鸡蛋个大,您瞧瞧!”
老妇人见她似是有意的样子,各挑了个品相好的鸡蛋和萝卜递到她跟前,笑容谄媚!
“大娘你这萝卜和鸡蛋怎么卖?”
老妇一听有戏顿时喜上眉梢,忙介绍道:
“萝卜一文,鸡蛋2文,都是好货。”
江黎露出惊讶神色,“这涨了不少啊?”
老妇怕她不买,急忙解释道:
“十多天前就卖这个价格了,往后估计还要涨,小兄弟早买就是省钱了。”
江黎自然是知道价格上涨的,她故作思索,好一会才道:
“听大娘您这么说倒是有理,但我今天是来买盐的,先买完盐再说吧!”
她说着走出几步,忽然顿住敲了一下自己的脑门,懊恼道:
“哎哟,瞧我这个记性,忘记带户籍了。”
老妇人听后眼睛一亮,忙叫住江黎:
“小兄弟,现在官府管控得严,没有户籍可是买不到盐的!”
江黎又重新回到老妇的摊子前,喜道:
“大娘你带户籍了?可否借我一用?”
老妇人没有说话,一脸为难。
江黎咬牙,“我家离这里有一段距离,若是大娘您借我买些盐,我就把你摊上的东西全买了。”
老妇人原本是想让江黎给几个铜板她借给她买的,但听她这么一说倒也成。
她答应了下来,却附加了条件。
“可以是可以,但是我家也要买盐,你可不能把这个月限购的全买了。”
这老妇人是个精明的,江黎暗想。
“放心吧大娘,若是我全用了给您一两粗盐当报酬如何?”
老妇人之所以这样说,也是想得到更多的好处,她还想再加点,但怕江黎反悔便应了下来。
就这样,江黎从老妇人这里买了百来斤萝卜,32枚鸡蛋,花了165文钱。
江黎把萝卜可劲塞背篓,看得老妇人惊奇不已。
“小兄弟你这背篓看着不大,可真能装!”
江黎笑着点头,“可不嘛,只是看起来小!”
“呀,小兄弟,你这力气也挺大呀!”
江黎笑笑,“天生的。”
老妇人一下子就把东西卖掉,还多得一两盐,开心得很,一路上和江黎说说笑笑。
不多时两人进了杂货铺,杂货铺现在人不多,掌柜亲自接待她们。
江黎把户籍递出,“劳烦掌柜的称两斤精盐,五斤粗盐!”
掌柜看了她和她身边东张西望的老妇一眼,核实户籍后叫来伙计称盐。
江黎趁机凑到掌柜的跟前,笑道:
“掌柜的,我家人多能否再多称些?我愿多花钱购买。”
掌柜又打量了她一眼,见她身上穿的是棉布,一身衣物崭新,应该是能买得起的,凑近了轻声道:
“粗盐50文,细盐130文!”
江黎心都搅在一起了,粗盐涨了15文,细盐涨了40文,这也太黑心了吧!
掌柜看她一脸肉痛,站在一边不再说话。
不按规定卖,被官府发现是要吃官司的。
到时候他还要把多卖的盐弄到别家的户籍上,风险那么大不多赚些谁干啊!
江黎在心中快速计算。
粗盐的提纯程度很低,杂质含量高,经过处理后,应该能提纯出现代精盐3-4成。
古代精盐虽经过一定的提纯处理,但与现在的提纯程度仍有较大差距。
经过处理后,应该能提纯出现代精盐6-8成。
涨价后的精盐的价格比粗盐的价格高出2倍还多,若是自己提纯,买粗盐划得来些。
“掌柜的,再来100斤粗盐!”江黎轻声道。
总的盐加起来,保守能提纯30-40斤现代精盐。
现在工具不全,提纯出的精盐比不得现代精盐,提纯率应该还会更高些,够她吃几十年的了。
当然,之所以卖这么多也是有备无患。
以后会发生兵祸,必要的时候她可能会买几个护卫替自己卖命。
思及此,她又觉得这点盐都不够。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.。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19-2025 913c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